常常看到有文章告诫家长:老师不喜欢哪类家长?仿佛家长必须不断调整自己,才能配合老师工作。
但家长心里也有话。
很多时候,家长只是顾虑到孩子还在老师手里,有意见也不敢明说。生怕一句不对,孩子被冷落,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家娃。
可如今教育对家长的要求似乎越来越高:不能依赖老师、不能太敏感、不能过度关注……想想我们读书时,老师何曾挑剔过家长?
那时家长忙于生计,顾不上太多,老师也多是尽心尽力。如今却仿佛处处在教育家长。
今天说说家长们最反感的四类老师,不是单纯抱怨,而是希望家校之间能多一份理解与尊重。
01
高高在上的老师
总觉得错都在家长。
有个高一家长说,儿子读高一,走读生,她负责每天接送。有时下雨天,堵车迟到了一分钟进教室门,班主任就要请家长去听她的训话。
不少家长私下嘀咕:这个老师实在太苛刻了。
理智上,家长也懂,老师抓守时没错。确实要教会孩子守时的观念,因为到了中考高考,哪怕迟到半分钟会耽误一生。
但道理归道理,憋屈是真憋屈!
这类老师,架子端得老高,看家长就跟看“教学助理”似的。可家长也是打工人啊,谁不是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?上班请假扣工资、挨老板骂的时候,转头还得请假去学校听老师“训话”,心里能痛快?
要不是为了孩子,谁愿意明明憋着一肚子火,还得赔着笑脸装孙子?
02
动不动就找家长的老师
孩子但凡一点小错,老师立刻就找家长。
有家长提起来就心累:家里娃才刚上一年级,默写错了一个字,好家伙!老师的信息就“叮咚叮咚”没完没了:“请家长务必重视!默写必须保证满分!”
有时候孩子考试都考90多分了,老师的信息还是追着来:“今天默写又错了一个字,请注意!”
家长嘴上回着“谢谢老师关心”,心里头那叫一个堵!
谁家的孩子都是天才啊?孩子已经很努力在学习,每天作业写到很晚,并没有偷懒!可老师这架势,仿佛错一个字天就要塌了。
这种老师,看着是“特别负责”,实际是把焦虑当责任心,一勺一勺硬灌给家长和孩子!
整天被这些信息轰炸,家长都快神经衰弱,看到自家娃横竖不顺眼,总觉得“是不是真不行?”——可明明分数摆在那儿,不差啊!就是离满分差那么一点,至于吗?
不是家长不想管,其实家长心里也有杆秤:孩子回家后的事我负责,孩子在学校的事我鞭长莫及。老师啊,真别把什么事都推给家长。
03
势利眼老师
小学阶段,这类老师尤其明显,就是那种看不起你的感觉。
一位家长说,自家孩子一二年级时,班主任因孩子成绩靠后,每次见面都像欠她钱似的。对孩子别说关爱了,嫌弃都明晃晃写在脸上,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看老师脸色,头都不敢抬!
熬了两年果断转学。孩子四年级起成绩好转,六年级冲进班级前五,还拿了三好学生。今年中考孩子成功进入重点高中。
现在回头想想都后怕:要是一直在那个班主任手底下,孩子的自信心早被踩进泥里了!别说重高,普通高中都够呛能上——不是孩子不行,是老师压根没想让他行!
还有位家长更憋屈:孩子小学班主任,那叫一个“眼明心亮”——认钱认势不认理!班上有个小霸王,仗着家里“表示”过,欺负同学无法无天。多少家长去反映?没用!老师装聋作哑,甚至明里暗里袒护着!搞得课堂乌烟瘴气,老实孩子天天受气。
这种老师,活脱脱一条“变色龙”!哪个孩子家“有来头”、哪个家长“会表示”、哪个学生能给她评优评先添砖加瓦,她就关照得那叫一个“无微不至”。
孩子又不傻,小小年纪就尝到了“区别对待”的苦涩和不公,心里能好受?
好老师当然有,但是少,能摊上个真心实意对所有孩子好的老师,那真是孩子上辈子烧了高香,家长的福气!
04
随意给孩子贴标签的老师
最烦这种老师,看一眼孩子就给“判刑”!
孩子活泼点,手脚闲不住?啪!老师大章一盖:“没规矩!将来准是个闯祸精!”
孩子学东西慢半拍,一时没转过弯?啪!标签就贴脑门上了:“笨!不是读书的料!”
孩子性格内向,不太爱吭声?啪!老师眼神都变了:“心思这么重?这孩子‘成熟’得可怕啊!”
好家伙,这老师是算命的还是判官啊?瞅两眼就敢给孩子“定罪”,把未来几十年都“安排”得明明白白?
一句轻飘飘的“标签”,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座压得喘不过气的大山!
这种“盖章定罪”式的教育,除了把孩子钉死在“坏孩子”、“笨孩子”、“怪孩子”的耻辱柱上,还能怎么让孩子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?
最后说一句:
老师授业解惑,家长言传身教。说到底,教师也是一份职业。无需过度仰视,更不必道德绑架。
理想的教育,应该是双方各司其职,彼此尊重,莫让本该并肩的伙伴,变成对立的阵营。
这方寸教室,应该装得下知识,更该容得下温度。
我是诺妈,家有男娃,探讨男娃的养育心得,记录孩子的学习日常,分享学习干货,一起共成长